通過發展移動金融,我國商業銀行能夠利用業務創新豐富其服務范圍,帶動傳統金融業務的發展,節約運營成本,加強風險管理,推動普惠金融。能夠在為客戶提供豐富、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的同時實現自身的盈利和經營轉型。 1、有助于豐富金融業務,擺脫對利差的依賴 我國商業銀行傳統業務模式遵循“二八定律”,過分依賴利差收入,中間業務相對較弱。而在移動金融模式下,商業銀行可以借助云計算、大數據、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創新支付結算、代理、網上收單等收費型業務,逐步提高中間業務的占比,從而降低盈利對利差收入的依賴。移動金融將幫助商業銀行實現中介服務功能創新,為商業銀行提供多元化收入空間和轉型平臺。 2、節約成本,實現集約化經營 移動金融有助于商業銀行更好地進行成本控制,使經營更加集約。以往商業銀行金融服務主要依靠物理網點、ATM機等實體渠道,但是,實體渠道的初期房產、設備投入成本高,平常的人員工資、維護費用也較高。一方面導致經營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使得實體金融渠道無法惠及更多的人群。而在移動金融模式下,用戶通過在智能終端下載安裝APP就可以實現金融交易,不僅觸及范圍廣,并且能大幅度降低服務成本。每位用戶的智能終端便是“營業網點”,每位用戶利用手機就能夠自由地進行“自金融”,能有效分流實體網點的客戶流量和業務壓力。商業銀行的業務拓展不再需要依靠無限度的大規模鋪設實體網點,從而能控制成本,實現集約化經營。 3、利用大數據加強風險管理 移動金融能夠幫助銀行建立客戶數據庫,從而加強風險管理。我國商業銀行主要的業務便是吸收存款和發放貸款,而發放貸款過程中的貸審涉及到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管理。在移動金融模式下,現金交付行為減少,客戶的金融交易更多是通過電子渠道進行,行為數據也都被記錄了下來。銀行可以利用大數據處理技術分析客戶的資產情況、負債能力以及信用水平。因此能夠在客戶選擇上通過全面審核盡可能選擇低風險客戶,在貸后的風險管理中也可以通過數據監督加強資產管理,防止信用風險的發生。 4、響應普惠金融政策 倚助移動終端和移動通信技術的移動金融不受時間、地點的約束,具有成本低廉、高效便捷的優點,在促進普惠金融方面大有作為。我國商業銀行發展移動金融業務既是積極響應國家普惠金融政策的號召,也是在試探農村金融這片藍海市場。 綜合以上幾點,發展移動金融對我國商業銀行來說是順應金融信息化潮流,應對金融市場競爭,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實現經營轉型的重要契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