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0日,中歐領導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 據新華社,國家主席習近平12月30日晚在北京同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馬克龍、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舉行視頻會晤。習近平強調,中歐投資協定展現了中方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和信心,將為中歐相互投資提供更大的市場準入、更高水平的營商環境、更有力的制度保障、更光明的合作前景。 習近平強調,中歐投資協定將有力拉動后疫情時期世界經濟復蘇,促進全球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增強國際社會對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信心,為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作出中歐兩大市場的重要貢獻。 習近平強調,2021年即將到來,中歐作為全球兩大力量、兩大市場、兩大文明,應該展現擔當,積極作為,加強對話,增進互信,深化合作,妥處分歧,攜手育新機、開新局。協調抗疫行動,共促經濟復蘇,對接發展戰略,加快綠色發展,推動多邊合作。 公開資料顯示,中歐全面投資協議 ( EU-China Comprehensive Agreement on Investment)旨在為中歐投資關系建立一個統一的法律框架,取代中國和歐盟里26個成員國之間的現有雙邊投資條約。中國和歐盟在2014年就該協議啟動第一輪談判。今年中歐已舉行10輪正式談判(第26輪-第35輪),國家領導人和有關部門多次強調“實現年內完成談判目標”。 外交部連續兩日回應 在此之前,外交部連續兩日回應中歐投資協定有關問題。 據環球網,在30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法新社記者提問稱,中歐領導人預計在今天晚些時候就中歐投資協定進行會議,請問時間以及會議的舉行方式是什么? 對此,發言人汪文斌回應稱,中歐投資協定談判近期取得了重大進展,在此基礎上,中歐雙方正在就舉行領導人視頻會晤進行溝通,你可以繼續關注有關的報道。 據央視新聞,在29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對中歐投資協定談判最新進展一事向發言人提問。 汪文斌表示,中歐投資協定談判是當前中歐經貿關系最重要的議程。在雙方共同努力下,近一段時期談判不斷取得重大進展,前景可期可待,我們希望協定能夠早日修成正果,為中歐經貿合作提供堅實的制度性框架保障,為雙方企業和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機構:利好中歐貿易往來,促進我國出口增長 西部證券在其最新研報中表示,2019年,中國與歐盟之間的貿易總額為7053億美元,占我國對外貿易總額的15.4%。中國對歐盟貿易順差為1521億美元(即1.05萬億元人民幣),相當于中國GDP的1.06%。2019年,中國出口至歐盟為4287億美元,占我國總出口的 17%,歐盟超過美國,成為我國第一大出口伙伴;中國從歐盟進口2766億美元,比例達到13%,歐盟是我國的第二大進口伙伴,僅次于東盟。 由于疫情影響,歐洲經濟在2020年持續低迷,2020年 1-11 月,中歐貿易往來累計總額為5813億美元,同比下降9%,占我國對外貿易總額的14%。前三季度中國對歐盟貿易順差為6908億元人民幣,相當于我國GDP的0.96%。今年歐盟是我國第三大出口伙伴,11 月我國出口至歐盟的比例下降到14%,低于美國和東盟;歐盟依舊是我國的第二大進口伙伴,11月我國從歐盟進口的比例達到13.6%,僅次于東盟。 西部證券判斷這個投資協定的簽署能夠在2021年繼續為中國的出口提供助力。歐盟的實際 GDP在今年預計會大幅衰退 7.6%,但是隨著新冠疫苗12月27日在歐盟開始落地從而帶動居民消費大幅反彈,該機構預測歐盟的實際GDP在2021年能夠反彈 5%,而且居民消費的持續回暖能夠支撐對中國產品的需求。另外,中歐之間雙向直接投資的增加,也將會有助于帶動相關產業的出口和雙邊貿易,也會加強新能源以及汽車領域等產業鏈的融合。 西部證券表示,總的來看,歐盟經濟的強勢復蘇,疊加中歐投資協議的簽署對投資和貿易的幫助,預計能夠在2021年額外拉動中國對歐盟出口的5%左右,相當于我國總出口的0.8%。
|
|
||
|